大學除了完成學分上的課業,成功畢業之外,大多數大學生會為了提升能力,或是就業目的而計畫一些事情,大致上有四項: 1.實驗室 2.專題 3.實習 4.比賽 而實際上來說,這四樣計畫也常常會混雜在一起稱呼,如實驗室的專題、去實驗室實習、專題比賽,在此我就以我個人認知將各項進行說明。 大綱: 一、實驗室 二、專題 三、實習 四、比賽 五、結論 一、實驗室 實驗室,或又稱研究室,是大學教授的基本研究單位,通常一間實驗室會有一個助理教授以上的教授作為領導者,下面會有研究助理、博士班學生、碩士班學生、學士班學生,這些人會組成研究團隊,根據領導教授的領域接計劃、做研究等,組成成員不太一定,有些實驗室是不收大學部的學生的,組成實驗室人數從3人到近百人的研究團隊都有。而大學生的"進實驗室"就是加入這些研究團隊,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1.完全加入團隊 大多數人的進實驗室,就是指這一種。在和教授聯絡並參觀實驗室之後,如果覺得這個團隊很棒,教授也覺得你能力不錯,就可以加入這個團隊,加入團隊後,相較於其他類型會有更多的優點同時也會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一開始會由學長姊教導新人實驗室的基本技術、各類儀器使用以及行政方面的工作如何進行,在新人掌握這些之後便可以開始協助學長姐及實驗室進行研究,協助進行研究的方法包含幫忙做實驗以及報paper,所謂的報paper是指由學長姊或是教授指定新人看某篇或是某個領域的論文,再由該新人負責將這篇論文的各種細節和重點知識報告給教授及全實驗室聽。 在進實驗室一段時間之後,新人腦中也會逐漸對於實驗室所研究的領域有所了解,此時就可以開始思考要不要自己做一個題目了,而這個題目通常會被稱為"實驗室專題",通常會是博士或是碩士班前輩題目裡面的子項目,讓新人可以在協助研究室的同時也可以有一份自己的研究題目。 如果實驗室經費許可的話,會看狀況根據貢獻程度撥一筆研究津貼給團隊的成員,而團隊成員則有義務協助整個實驗室運作,包含準備常用的耗...
大學雙主修 生科+機械>醫工心得(下) My experience with taking a double Major 2/2 (Biology & Mechanic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雙主修生科+機電心得 上篇 一、什麼是醫工? 二、為什麼想走醫工? 三、在生物科學系 雙主修生科+機電心得 下篇 四、在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五、"合成"醫工 六、雙主修推甄跨領域優勢與否 七、結論 四、在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我從大三上學期開始修機電系的課,而機電系則就是大眾一般認知的工學院機械系,就是常見的學習C++、微積分工程數學、電子電路、熱力熱傳、動力靜力流力以及材料力學等,我舉我認為較有特別意義的課程來敘述我在機電系所獲得的。 圖學/機動學/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實務 在圖學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去看以及繪製基礎機械製圖。在機動學中則會需要學習各式各樣的機構(機械構造)如何運動以達成所希望的加工、運輸等功能。機械設計中了解如何使用材料力學及材料特性來去計算各個機械部件的壽命、可靠度以及適當的設計。而在機械設計實務中,則可以學習到更加進階的機械製圖的看圖以及繪製,並且學習他人過去研究出來的設計方法來去嘗試自行決定一個機械應該要有甚麼樣的尺寸才能夠承受這個機械在工作時所受到的重量、壓力、耗損。而這些課程我認為是機電系中最為重要的課程,因為工學院中電機、資工和機械彼此學科上有高度重複,都要學會使用程式控制馬達,都要學會各式電路以及電子元件,而機電系中最獨特不可被取代的領域就是設計及製造領域。 精密機械製造/機電材料/微機電製造實務 在機電材料中,主要學習的是常用在機械上的鋼鐵、銅等金屬的化學、物理及合特性。在機械製造中,主要學習的是方法論,了解過去累計至今的製造方法和理論,並透過學習到的各種材料特性和材料力學來曲估算物品被加工成特定狀態時,所具有的物理化學性質。而這也是前項所述,除了材料系會學習相關的東西外,電機以及資工難以取代的部分。 機械專題 這門課程在一般的學制中是大三整學期的必修,而我是大四修習此門課程,最後所做的主題是機械手臂與視覺系統的數位化與整合,使用python模組OpenCV將Android手機運行的IPwebCam進行視覺辨識並以Unity作為主程式操控Arduino系統的ESP32控制開源機械手臂MeArm2.0,達到以視覺系統控制機械手臂的功能。 專題是甚麼? 專題X實習X實驗室X實習 在機電系修課時,我認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