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進度-文獻收集與解剖操作準備

進度-文獻收集與解剖操作準備


張展瑜:

   文獻方面,我從網路尋找有關雞腿的肌肉與骨骼結構,並透過圖片及文字說明初步了解其分佈狀況與專有名詞,以便在解剖時能夠與實物比對。本來想嘗試搜尋影片解說,但大多不夠符合題目或拍攝角度不佳,有些則解析度不夠,有些失望。
 
 在解剖的準備方面,我搜尋了解剖所需的工具的尺寸、材質,並比較各家廠商及通路之價格,也詢問助教是否可使用學校器材,並商討各組員、助教與實驗室的使用時間。


賴駿琦:

   這禮拜我負責的部分是圖書館找文獻,我回嘉義,找了三間圖書館:嘉義高中圖書館、世賢圖書館、柳林圖書館。有找到鳥的相關資料,像是養殖、繁殖與各種台灣的鳥類圖鑑等等,但是沒有找到解剖相關的資料,或是肌肉的特徵與型態。

   在吃晚餐的時候,我特意點了碳烤雞腿排,順便用手機查了雞腿骨的構造,以便未來解剖,並利用空閒搜尋了相關資料與圖片,貼上群組。

唐乃禹:

  這周末我負責找尋全雞腿的供應攤販以及高雄區的中文書籍。

  我總共去了四家傳統市場,哈囉市場、大順黃昏市場、左營大路市場以及新民路市場找尋攤販,詢問的十一家中只有哈囉市場的一家確定可以供應給我們,目前的供應價格為120/per,還有一家大順市場的不確定,若確定的話供應價格為240/pair,兩家供應價格皆會浮動。

  其餘的都不願意格外保留雞爪的部分,因為屠宰場都一貫作業(由於前幾年通過法規,必須在屠宰場完成屠宰才可以在市場販售),不會特別分開。而我找到確定可以供應的那一家則是本身就有再把全雞做分開販售。

  而關於中文書籍文獻的收集,宣告全部失敗,除了直接管藏查詢,我跑了寶珠圖書館和總館去一櫃一櫃的看,包含動物學和醫學以及藝術解剖書籍,通通都沒有雞或鳥的解剖,而人體解剖、鳥類圖鑑則占了大多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脊椎動物觀察:標本製作-雞

  最後一堂普生實驗課,要做的是將一隻脊椎動物吃的乾乾淨淨,然後在把他的骨頭拼起來。教授一開始開出的菜單有:雞、魚、青蛙,而我們選擇雞。雞的樣本來自costco烤雞,有頭,但沒有跗蹠骨及腳趾(雞爪)。 前視圖    使用工具 1.解剖刀 2.雕刻刀 3.鑷子 4.強力膠 5.鐵絲 6.竹筷 7.雙氧水(35%&50%) 8.噴瓶 9.吹風機 骨骼製作: 1.去肉漂白 我們在吃完雞之後,將其骨頭分類,變直接泡入雙氧水內,使其肌肉蛋白質被氧化而鬆弛,泡至隔天,我們變將其撈出來,使用解剖刀、雕刻刀、鑷子,將其殘餘的肉去除。重複泡雙氧水、去肉、噴雙氧水、去肉的動作,直到其乾淨為止。 2.組裝 將漂白去肉完成的骨頭使用吹風機吹乾,接著依照文獻所製做的模型,將分離的骨頭一一接上,脊椎骨使用鐵絲將其串起來,胸腔的部分使用竹筷來加強固定,其於部分使用快乾膠黏著,依照其軟骨位置,組裝成型。 俯視圖 側視圖(標示骨骼) Bird Skull Collection(2014)(accessed on 2016/1/17) How-to-wiki(2008)Make a Chickensaurus Skeleton(accessed on 2016/1/17)

花的解剖

朱槿的解剖:                                                                                                                                                       花瓣的集合詞:花冠  (corolla)                                                     萼片的集合詞:花萼  ( calyx ) 完全花是指一朵花同時具有花萼、花冠 、雄蕊和雌蕊四個部分,若缺少任何一部 分 , 就 稱為不完全花。 上位花 ( Epigynous flower):  花瓣和花萼著生於在子房上方的花 。 下位花 ( hypogynous flowers ):  花瓣和花萼著生於在子房下方的花 。 子房上位花(superiors ): 子房長在花瓣和花萼上方的花 。 ...

大學雙主修心得分享(上) My experience with taking a double Major(1/3)

我於2015年至2020年在中山大學完成雙主修學分( 生物科學系雙主修機電與機械工程學系 ),總計使用9個學期修了213學分,撰文時為 大五即將畢業的中山地縛靈, 由於兩個主修課程學分都已修完,且還算混得不錯都有 Pass ,所以去年有幸受到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邀請進行雙主修的心得分享,分享前做了不少功課及整理資料,想說把這些資料分享給任何考慮雙主修的人來參考,因此整理成了一些心得想跟大小事的各位分享,期盼各位沒事請不要踏入這個深坑。 目錄 雙主修心得分享 ( 上 ) 一、 選擇雙主修的原因        二、 雙主修多忙      三、 雙主修相關規定 雙主修心得分享 ( 中 ) 四、 雙主修的優勢及劣勢        五、 雙主修的迷思       六、 雙主修該做的準備 七、其他雙主修相關規定 雙主修心得分享 ( 下 ) 八、 如何面對學業    九、 時間及壓力管理     十、 總結建議 一、 選擇雙主修的原因 我選擇雙主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非常清楚我自己想要讀甚麼書,做甚麼研究,我在高中時就非常確定自己想要走醫學工程相關的軟硬體開發研究,因此大學的第一志願是 OO 大學的醫學工程學系,但是結果就 … 。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就自己開路,所以我便選擇同時具有生物科學及機械工程的中山大學來就讀,使用雙主修的方法來獲得我本來應該在醫學工程系裡面所該獲得的知識領域,並且在研究所推甄錄取醫學工程研究所。 二、 雙主修多忙 簡單的說就是忙到爆炸,這邊我直接以我分享大學時期的課表及生活來敘述較為具體。 大一 18+19 學分 生科系大一有一門實務課程非常的操,在大一時期就要做小專題,我常笑稱他是一門 15 學分的課程,常常熬夜做報告及實驗,但其他課程內容主要是高中課程的延伸,並使學生熟悉英文教科書及大學上課方式,除了專題外的課業壓力並不大。大一下我亦修了同一老師開的課程,相對來說沒有那麼硬,但也是相當紮實的一門課程。在課外活動方面,我上學期有參加系上排球隊及射箭社,但下學期時即放棄社團和系隊,下...